黏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

黏虫危害极大,对农作物导致的损害也是不小的。本文将从黏虫的特点、危害、防治方式等层面进行介绍,以期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某些协助。

黏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

一、黏虫的特点

黏虫又称粘虫,是一种真虫,体长不到2毫米,体形呈膨胀状。因为其体表有白色粘液,让人觉得黏乎乎的,故称之为黏虫。成虫一般在植物上产卵,孵化后的幼虫称之为蚜虫,是农业上的一种害虫。

二、黏虫的危害

黏虫主要危害麦类、豆类、蔬菜、果树等农作物,它们经过吸取植物汁液给庄稼导致损害,造成植物叶片卷曲、发黄、生长矮化,不良影响立即造成农产品的产量降低。黏虫在吸取植物汁液时还可能会把病菌传播到植物上,严峻时会给庄稼导致二次污染。

三、黏虫的防治方式

(1)生物防治:可经过引入黏蚜寄天性天敌来防治黏虫,如瓢虫、金龟子等。黏蚜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蚜虫体内,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孢子,蚜虫又以食物形式吞咽,然后再在其体内发育成寄生虫。这样立即下降了黏虫的数目。

(2)物理防治:可在黏虫产生的庄稼周边铺上黑色塑料薄膜,采取人工收虫、喷洒肥皂水等措施,以减少黏虫对农作物的损害。

(3)化学防治:可使用农药防治,但农药毒性大,非常容易残留,对生态环境有那么一定影响,应慎重使用,依照标准方式和量使用。

黏虫是一种关键的农业害虫,给大家的庄稼带来了巨大的损害。为了减少黏虫对农作物的危害,应当综合利用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,进行综合防治。当然,防治黏虫仅仅是防范性的,更加关键的是平常在农作物管理中多留意黏虫的防治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作者对文中所陈述的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相关内容的准确性未经本站证实。本站不对本文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提供任何保证或承诺。读者应仅将本文作为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的准确性。